26日甲醇1501合約期價放量下跌,收盤在2764元/噸,盤中最低跌至2756元/噸,持倉量上升至8萬手。甲醇期價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市場供給增加預期,以及現(xiàn)貨價格下滑導致的做空動能釋放。而中期來看,基于基本面分析,甲醇不宜追空,應采取逐步買入策略。
短期供應過剩未緩解
7月我國甲醇產(chǎn)量為316.3萬噸,同比增長34.4%;1—7月累計甲醇產(chǎn)量為2067.2萬噸,去年同期產(chǎn)量為1596.5萬噸,同比增長26.1%。我們預計,1—7月的表觀消費量為2128.5萬噸,2013年同期為1825.5萬噸,表觀消費增速約為16.6%。需要找訂單注意的是,8月中旬以來,部分裝置集中檢修使得內地市場現(xiàn)貨價格表現(xiàn)較為堅挺。而本周(8月25-29日)以來,檢修裝置陸續(xù)恢復使得市場挺價心態(tài)受到?jīng)_擊,現(xiàn)貨價格逐步下滑。
近期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公告稱,在保持增量氣門站價格不變的前提下,適當提高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0.4元/立方米。這給甲醇行業(yè)帶來的影響,首先是成本線提升。按照甲醇每噸需耗費1050立方米天然氣來計算,對應的氣頭甲醇生產(chǎn)成本將上浮420元/噸左右;其次是天然氣制甲醇裝置開工率將有所下滑。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天然氣制甲醇的裝置總產(chǎn)能在1190萬噸/年左右。
此外,由于天找訂單然氣替代能源效應的逐步顯現(xiàn),四季度如果氣源供應受到影響,氣頭甲醇的開工率將明顯下滑。企業(yè)在成本壓力下有挺價需求,屆時國內區(qū)域性現(xiàn)貨價格將顯得堅挺。
港口存在去庫存化的可能
目前沿海港口甲醇庫存合計97.2萬噸,自前期100萬噸峰值有所回落。其中,華東港口庫存53.9萬噸,華南港口庫存18.7萬噸,寧波港(601018)口庫存24.6萬噸。后續(xù)庫存的轉化有賴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下游有所好轉,采購需求增加;二是進口量高位回落,或者轉出口增加,使凈進口量有所減少。
從進出口數(shù)據(jù)來看,7月中國進口甲醇驟增至63.3萬噸,較6月找訂單增加22.4萬噸;1—7月累計進口230萬噸,而2013年同期甲醇進口量為329萬噸,2014年進口量同比減少約99萬噸。7月我國甲醇出口量為4萬噸,1—7月累計出口甲醇53.2萬噸,而去年同期出口量為37萬噸,2014年出口量同比增加16.2萬噸。
我們認為,后續(xù)進口量將從高位回落,主要受到外圍裝置開工率下滑的影響。例如,馬來西亞Petronas化工集團位于Labuan的2#裝置170萬噸/年預計檢修至下周。目前CFR中國與CFR東南亞甲醇價差在45美元/噸水平,轉出口存在一定機會,需要關注的是外盤裝置檢修的持續(xù)性和本身需求是否需找訂單要外部供給。如果下半年轉出口能好于上半年,那么港口高庫存就能得到有效疏導,促進去庫存化的進行。
傳統(tǒng)需求有復蘇亮點仍在烯烴端
二甲醚2014年行情持續(xù)低迷,一方面是由于監(jiān)管的嚴格,另一方面則是液化氣摻燒需求的減弱。由于2014年成品油過剩十分嚴重,對丙烷鏈條的烷基化汽油需求降低。同時,8月1日之后,國家稅務總局啟動成品油增值稅發(fā)票數(shù)字化追溯系統(tǒng),從另一方面嚴控了烷基化汽油摻混的情況,所以之前化工行業(yè)對液化氣需求大幅降低,導致一部分液化氣流向燃燒領域,也就是需要和二甲醚摻混的領域,因而二甲醚開工大幅下滑。而近期,PDH即丙烷脫氫找訂單制丙烯裝置開工將使得液化氣新增需求通道,這將導致液化氣價格回升,因而或增加二甲醚在摻燒這塊的需求。
此外,下游甲醛行業(yè)將迎來需求旺季。與往年相比,2014年下游需求將關注點更多地集中在甲醇制烯烴端。首先是前期投放的一體化裝置的甲醇供應由外部化轉化為自身配套烯烴裝置消耗,對外供應減少;其次是外購甲醇制烯烴裝置的提前采購,屆時將對需求端形成支撐。
總而言之,供應端和需求端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將會加劇短期的供給和需求矛盾,因而甲醇1501合約在修復高升水之后,上行的想象空間打開,操作上可以逐步布局多單,入場區(qū)間關注2750—2800元找訂單/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