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慕容所指的是,線下的四季青市場以商品展示功能為主,來進貨的采購商可實現人貨分離,選好的貨物可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交易,所有的包裹都在統(tǒng)一的中心倉庫發(fā)送到家!斑@樣一來,商戶掌握了電商運營模式后,他們的客戶甚至根本不用來市場!
在四季青服裝市場開了十四年男裝店的余老板最近坐不住了,之前從未考慮開網店的他,今年7月在四季青集團的手機電商平臺“摩街”上做起了網店生意。
“這幾年受電商沖擊影響太大了,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現在基本上靠老客戶賺點錢!14年前,在四季青開出店鋪且生意一直紅火的余老板萬萬沒想到,在電商席卷國內各大傳統(tǒng)市場的當下,自己也成了被波及的一員。
實際上,近年來,像余老板這樣的四季青老商戶,已越來越能清晰感受到來自電商、招工等方面的壓力,一道道攔路虎迫使他們不得不思考轉型之路。嘗試網上開店、轉戰(zhàn)“O2O”,進軍移動端……然而,看似美好的電商發(fā)展卻遠不如想象中順利,市場變革之下,四季青該如何續(xù)寫“中國服裝第一街”傳奇?
歷史:停車場“身后”的中國服裝第一街
“赤橙青藍紫五彩繽紛,東南西北中萬商云集”,談起四季青的今天,不少人津津樂道,而要問到四季青的歷史,或許沒有比老杭州人祝浩泉更合適的了。
這個一手將四季青從景象慘淡的綜合市場發(fā)展為服裝專業(yè)市場的老人如今已年近七十,作為四季青服裝集團掌舵人的他在這兒一呆就是20余年。而這20多年前的緣分,來自于一場“臨危受命”。
“這里原來是貨車停車場,1988年底的時候,清江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停車場改做他用,剩下的地要建成一個綜合交易市場!币荒旰蟮膰鴳c節(jié),綜合市場開張,五花八門的行業(yè)卻并沒有吸引大家的眼球,“第一天熱鬧了一下,第二天就冷清了,后面幾天更是沒有人,只有一家牛奶店和面包店還有點生意!
就這樣,為了挽救殘局,原三叉村委副主任祝浩泉在接到四季青鄉(xiāng)政府的決定后走馬上任,成為市場總經理。
其時,市場究竟該怎么做,祝浩泉的心里并沒有底,直到一位溫州客人造訪,勸說其將綜合市場改為服裝市場,祝浩泉才“突然”有了靈感!拔胰刂荨⒘x烏、紹興都考察了,還到政府爭取到了稅收優(yōu)惠,這樣一來就有商戶入駐了。”
1989年11月,四季青服裝市場開業(yè),45家溫州業(yè)主進場;1992年至1993年,四季青服裝市場二期、三期工程先后建成,營業(yè)面積由原來的7000平方米擴展到5萬平方米,攤位也由45個增加至2000余個……時至今日,四季青服裝集團年成交額近百億,年租金約為2億元。
另一方面,由于四季青服裝集團的興起,帶動了更多專業(yè)市場加入這片區(qū)域。管委會方面的數據顯示,如今,在四季青42萬平方米的經營面積上已擁有1萬余個攤位和近5萬名市場從業(yè)人員,年交易額120億元,日均客流量達到7萬至10萬人次。
市場:生意難做、人難招走進四季青市場,上午10點的這里依然人聲鼎沸,商鋪老板、批發(fā)商、搬運工……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人們不是在砍價談生意,就是忙著打包搬運貨物。
小鄧是四季青服裝市場一家女裝品牌的營業(yè)員,她在這里已經工作了八九年,負責店里的日常管理。
每天早上四點,小鄧帶著兩名營業(yè)員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清點貨單、打包、發(fā)貨,將大包小包的杭州女裝送往全國各地。
2005年,老板在四季青開了這家店,生意越做越紅火,年銷售額從最早的70多萬,一躍做到了近千萬。店鋪隨即迅速擴張,到2009年增加到了三家,后來還蓋起來了服裝加工廠,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不過,這兩年,服裝市場面積不斷擴大,競爭越來越激烈,再加上受到電商的沖擊,生意大不如前了!毙∴嚫嬖V記者,現在銷售額縮水了不少,每天最好的業(yè)績也就上萬元,為了削減成本,公司如今僅剩下這一間十余平米面積的店面。
另一個讓小鄧感受明顯的變化還有來四季青進貨的客戶!耙郧皝硎袌鲞M貨的人大多是龍翔橋、明珠百貨的實體零售店老板,現在很多淘寶賣家也會來四季青進貨。而且每次進貨的量都不少。”小鄧告訴記者,員工和攤位租金是四季青市場商戶面臨的兩個難題。
深有同感的余老板告訴記者,和女裝店一樣,男裝店招聘營業(yè)員也需要有經驗、身材好,營業(yè)員的工資從最早每月800元,漲到了5000元,翻了五六倍!斑@個價格在市場上還算低的,有的店營業(yè)員工資都上萬了。盡管工資都高了這個程度,但是每天要從天不亮干到天黑,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庇嗬习逭f,這樣一來招人也成了難題。
轉型:打造電商平臺探尋O2O之路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隨著電子商務如火如荼地興盛起來,以傳統(tǒng)經營方式的四季青市場遭遇到了沖擊。
時光回溯至2002年,敏銳商業(yè)嗅覺的祝浩泉對外公布了中國四季青服裝網B2B信息平臺,開始初步探索電子商務之路。但可惜的是,當時國內電商的氛圍還不如現在濃厚,沒有引起經營戶重視。祝浩泉說:“我們的商戶真正感到危機感大概是在2010年、2011年的時候,網購不斷深入到千家萬戶,傳統(tǒng)市場感受到了壓力。”
杭州市工商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qū)銷售額為38.52億元,同比下降了8.07%。
有了壓力,自然也有了動力。“四季青服裝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線下經營經驗,上萬個攤位和近5萬名的市場從業(yè)人員是一筆巨大的資源,在加上此前中國四季青服裝網的運營經驗,2012年我們決定轉戰(zhàn)‘O2O’!彼募厩嗫萍加邢薰綜EO慕容告訴記者。
據慕容介紹,現在已有2000多家商戶加盟了O2O模式,線上的交易額占整個市場比重大約為20%!斑@個數字還在不斷上升!蹦饺莞嬖V記者,今年1月,公司開始試水移動電商,推出了手機APP“摩街”,買家可以直接在這一平臺上尋找貨源并聯系賣方!拔覀冞M行了一系列功能優(yōu)化,用戶能得到更好的體驗,但是,對于商戶來說,改變經營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
在整個傳統(tǒng)服裝市場行情下行的大環(huán)境下,國內服裝專業(yè)市場紛紛探尋轉型之路,然而作為重要的轉型工具——搭建電商平臺,卻始終無法成為他們具有競爭力的手段。作為亞洲最大服裝展示批發(fā)中心福建石獅服裝城,在2008年搭建了電商平臺,然而,電商渠道更多的是實現免費推廣功能,在實際的銷售上卻效果甚微。
相比之下,北京秀水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fā)市場此前都曾計劃打造電商平臺,卻皆因難產而持續(xù)延緩上線時間。據了解,原定于2012年9月上線的秀水網上商場,直到目前仍處于“籌備中”;而匆匆上線的“動批網”也被指形式大于內容,商品數量少且交易數量可忽略不計。
“電商模式是一種轉型方式,除了這種從內部打破,四季青還借力國內其他服裝市場,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合力。”慕容介紹,目前已與石獅服裝城成立了合資公司,集合了上千家四季青商戶,形成品牌大聯盟!凹尤肼撁撕螅覀儗椭虘粼谌珖鞯卣业胶线m的下線;同時我們也將在諸如西安、銀川、青島、中山、瑞安等重要的物流節(jié)點設點,打通省、市、縣各級代理渠道,統(tǒng)一物流。”
從一個單純的交易場所,變?yōu)榍赖暮诵墓芾碚撸撬募厩喾b集團的轉型戰(zhàn)略!艾F在每天都有上萬個快遞包裹從四季青市場發(fā)往全國各地,它們都是通過網絡成交的訂單。我們鼓勵經營戶采用實體店+網店的模式,把四季青市場作為一個展示平臺,在通過網絡平臺下單,兩條腿走路!彼募厩喾b特色街區(qū)管委會負責人王主任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