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等新興產油國的崛起和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大幅增長,面對越來越難掌握全球原油市場供應,歐佩克最大的產油國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已經暗示,它們不太可能減少產量,而更看重在亞洲的市場份額。一反常態(tài)干脆坐視油價下跌,迫使非歐佩克國家減少對高成本非常規(guī)油氣資源的開發(fā),以鞏固其市場份額。
生意社原油分析師認為四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利好因素難覓,全球原油供給寬松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加之美國商業(yè)原油庫存仍然處于高位,因此雖然目前臨近原油的消費旺季,但市場消化充足的供給需要時間;加之沙特阿拉伯沙特拒絕加入價格戰(zhàn),拋售原油,打壓原油價格,國際市場利空影響大于利好影響,后期國際原油走勢仍較為乏力,因此原油的價格在消費旺季可能呈現旺季不旺的格局,跌破70美元指日可待。
目前全球原油供應充裕,市場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0月的日均原油產量達到3097萬桶,為14個月以來的最高。歐佩克目前的石油產量約為全球產量的40%。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受益于頁巖油氣技術的發(fā)展,美國原油產量持續(xù)上升。截至11月7日當周美國原油日產量達906萬桶,創(chuàng)下30多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引發(fā)了市場對原油供應持續(xù)過剩的擔憂情緒,導致油價暴跌。同時當周的能源庫存報告顯示,截至11月7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桶減少170萬桶,這一降幅超出分析師此前預期。
據生意社監(jiān)測數據顯示,受到多重利空因素困擾,布倫特原油13日收盤暴跌,收報77.92美元/桶,單日跌幅達到3.06%,自2010年9月以來首次跌破80美元重要關口,刷新四年多新低,據6月年內高點跌幅為2.28%;紐約原油13日收報74.21美元/桶,單日暴跌3.85%,據6月高點跌幅超過30%。
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需求削弱,而原油供應充足,油價保持疲軟。為了自保,全球供應方不約而同實行放水政策:美國松綁石油禁令將在明年進入立法程序,中國企業(yè)也通過增加凈出口平抑低油價帶來的影響。本月底,最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將召開會議,目前沙特已經暗示沒有救市意愿,將繼續(xù)保持產量。